第(2/3)页 此时的余良还完全不知道若不是自己运气较好,恐怕已经和雷隐寺有过两次“友好交流”了。 余良看着眼前小和尚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头痛,心说这怕是要进入辩难的架势了?这些和尚最喜欢搞这么玄而又玄的东西实在麻烦的紧,却又神情一动,隐隐想起些什么,随即有些若有所思的陷入沉默之中。 慧远一句话问出口之后,也不去看余良,只是眼观鼻,鼻观心,极为平静的等待仿佛入定一般。 良久余良终于有些恍然的抬起头,却是微微一笑说道:“何谓是非?不过是心中所想,若我在我心之前,是是非,非是是,则是非或者就不再是是非,因此在我心之后是非才是是非,我之是非便无关乎是非本身,我之是非也并非你之是非。” 慧远表情古井无波,却是眼皮微睑沉声说道:“是非本在一心之前,无论你作何想,是非既是是非,自有真如自性觉悟。” 余良心神微松,再次开口,却是反问道:“既如此,是为心中所见,何谓心?心又在何处?” “一切世间十种异生,同将识心居在身内。纵观真佛青莲华眼,亦在佛面。我今观此浮根四尘,只在我面。如是识心,实居身内。”慧远朗声答道。 余良随即开口说道:“你现在坐在屋里,屋外已经开始下雨,你可知道外面院中是什么样子?” 慧远神情微抿说道:“自然便是它该有的样子。” 余良接着问道:“那你现在在屋内都看到了什么?” 慧远随即答道:“先见施主,后见众人,如是外望,方瞩外院。” 余良继续问道:“既然你看的到外面,那么有没有可能你身居室内看不到室内景象反而看得到外面呢?” 慧远神情微凛,有些犹豫的答道:“自然是......不行的。” 余良微微一笑说道:“既然你的心识对于一切都明了,如果这个心的确是在你的身体之内,那么你应当先了知你身体内的情况。先看到身体内的情况,然后才能看到身体之外的情况,纵然不能看到心肝脾胃,那么毛发指甲的生长,筋脉的转动,总是应该可以看到的。可为什么不知道呢?既然不知道身体之内的情况,又怎么会知道身体之外的情况呢?因此心识不在身体内才是。” 慧远闭目沉思片刻,终于抬起头,认真的看着余良说道:“先生所言似乎有理,小僧因此悟知我心实居身外。所以者何。譬如灯光然于室中,是灯必能先照室内,从其室门,后及庭际。一切众生,不见身中,独见身外。亦如灯光,居在室外,不能照室。是义必明,将无所惑。是耶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