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只青鸣鸟正落在圆桌之上,“啾啾”的叫了两声,打断了男人的沉思。男人这才回过神,抬起头露出个憨厚的笑容,这男人,正是吴意。 吴意取下绑在鸟腿上的字条,随意的取出一粒小药丸喂给它,青鸣鸟才欢叫一声飞回了自己的窝,确切的说,这个宅院其实就是它的窝,吴意只是个客人而已。 吴意小心的读过字条,又小心的烧掉,才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:“唉,麻烦啊!” 吴意起了身,走到院子一个隐蔽的角落,这里有扇上锁的门。吴意取出钥匙打开锁,推开门,便进入了另一个院子里。这个院子才是吴意的窝,或者说其中一个窝。吴意整理了下仪容,露出那副标志性的憨憨笑容,穿过院子往前走去,院子却又于一座楼宇相连,正是一座太平客栈。吴意穿过后堂,穿过前厅,到了街面上,又随意的买了些新鲜的瓜果,一路不断都有人友好的跟他打招呼。便是不认识的,看到他憨厚的笑容多半也会点头致意。若是稍微相熟些的略微想下日子便会笑着开口问道“吴掌柜又去文庙还愿啊?”吴意便会笑着点头,或许还会稍作停留与那人唠唠家常。 “吴掌柜”为人亲和憨厚,乐善好施是大家公认的。每个月初又都会去文庙上香还愿,说是感谢文圣老爷保佑自己发了家,人们便会赞一声吴掌握念情不忘本,也就更愿意与这样的好人亲近一些。 洛阳城只有一座文庙,不如何恢弘,却是文气极重且香火不绝。因为这座文庙坐落在洛阳书院里。 以洛阳为名可想而知这座书院必然不凡,也确实不凡。洛阳书院是离国最大的学院,也是离国读书人心中除了浩然学宫之外的圣地。书院的山长是一位曾在浩然学宫担任祭酒的极有名望的老夫子,而“读书郎”吴用也就在此求学。其实说求学不太准确,以吴用的才学,在这里担任个先生也是够用的,只是被他拒绝了。而吴用在书院里也多是自修,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意思。 既然是书院总少不了朗朗的读书声,只是最近多了一些不太一样的声音。吴意脚步略缓,便有一些零碎的争执抱怨传入耳中。 “听说清平公主会在汇贤雅叙举行诗会,还邀请了不少青年才俊参加,书院好像就有一些君子收到了邀请。” “别提了,我听说都是为了宴请那个小余先生,我们这些人不过是锦上填的花罢了。” “不会吧?虽说那位小余先生的书确实不错,可并未听说有如何出众的诗文传世啊?清平公主也未免也太看轻我离国才俊了。” “小余先生的诗文还差?你有没有认真拜读过那本《红楼》。‘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’多少辛酸道尽其中,我看你才是不学无术。” 被驳斥之人面色涨红,却无言反驳,想了想又据理力争“我离国才俊又哪里差了。就说我洛阳书院的吴用,可是近百年来最年轻的君子,若不是只醉心于读书做学问名气又哪里会比那个小余先生差了。” 那人却摇头晃脑“都说吴用博闻强识,可是他又是个寡言甚至无语的,具体有多少才学我们又如何得知?” 又有人说道:“我倒是听说小余先生新做了一首小诗被清平公主裱起来挂在房中,你们听听看‘北方有佳人,遗世而独立。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’如何?” 众人皆是愣然无语,良久才有人轻叹一声“确实大才,只这一首小诗就羞煞我等。只是听着却好似有未尽之意。还有为什么是北方?又是哪位佳人能得此赞誉。” 便听那人又低声说道“这首小诗是永宁公主府传出来的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