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双方实力不相上下,开拓者的即战力更强,化学反应也更好,在自身状态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,稳扎稳打,尼克斯想追回15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。 放到1993年的篮球世界里,以现有的比赛逻辑来看,这确实是死局了。 绝望和希望是一样的,与其说他们是一种感受,不如说是一种氛围。 有很多比赛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基调,这个基调是基于球员所呈现出来的比赛氛围所形成的反馈。 当下的尼克斯,给人的反馈是积极,是竞争,是争分夺秒,是在乎,是渴求,就像一个渴望救赎自己的罪犯,他们不知道时间是否还来得及,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拼。 米勒在威尔逊的掩护下,跑出了机会。 罗德曼给他传球。 米勒接球出手,那丑陋的姿势已经成为msg必不可少的景色。 “唰!” 80比92 “就是这个...” 路易碎碎念着。 “就是这个...” 米勒的三分球,是尼克斯的黎明,也是点醒梦中人的温柔一指。 在场上局势不明朗,尼克斯甚至小有优势的情况下,路易走到技术台,郑重地说:“你好,我要暂停。” 第四节剩下10分44秒,开拓者再进一球,尼克斯落后开拓者14分,路易突然请求暂停。 球迷会感谢路易,因为路易给了他们一个上厕所的机会。 而其他的从业者们会皱紧眉头,没有人能看出尼克斯叫这个暂停的必要性。 “鲍勃,你知道在nba的教练圈子里,有个词叫‘路易效应’吗?” 兰比尔突然说。 “和路教练有关吗?”科斯塔斯问。 “是的。”兰比尔说,“有很多教练对球队的提升并不明显,甚至我们可以武断地说,把历史上的许多总冠军球队的主教练换成高中教练,结果也不会改变。但是路教练是很重要的。可是有很多人忽视了他有多重要,所以教练们将这个现象称为‘路易效应’。” 科斯塔斯似乎听懂了:“你是说,尼克斯的这个暂停,有可能会激起‘路易效应’?” “我不能肯定,我也不认为尼克斯还能赢下这场比赛,但我相信路教练。”兰比尔顿了顿,留下了一句在未来被无数人引用的评价,“因为他是一个为胜利不顾一切的恶魔。” 路易首先换下了下半场表现有所起色的斯托克顿,“约翰,我现在必须把你换下。” 斯托克顿回答:“我没有问题。” “派翠克,你也下来休息。” “肖恩,你暂时打五号位,丹尼斯,你打四号位。”路易随即又从替补席里叫出了拉乌夫。“接下来的比赛,如果我们的进攻陷入僵持,战术无法进行下去,那么依然采取点名战术来攻击对方的防守漏洞。但是,记住,这么做不能帮助我们获胜,即使我们能以50%以上的命中率完成点名战术,波特兰也能用不相上下的效率进行回击,时间对我们不利,我们不能这样打下去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