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伊甸园”事件让路易心力交瘁,结束了与马刺的比赛后,尼克斯连夜离开了圣安东尼奥,返回纽约。 路易回到家里,心里就像有什么堵着一样,他想找个人聊天,所以随便翻了翻电话簿,然后看见了k.c·琼斯的名字。 他打了过去,并告知对方尼克斯目前面临的问题,想知道他有什么看法。 当路易听到k.c建议他把威尔逊和尤因换成伯德和托马斯,他想直接把电话挂掉。 这不是说屁话吗?要能换的话,谁会换伯德这个马上要退役的,和托马斯那个抱腿之王? 肯定单拿尤因换桑普森啊。 然后,k.c否认自己在开玩笑。 按他的意思,只有把人换成伯德和托马斯才可破此局。 路易原本还以为对方在拿自己寻开心。 过了一会儿,他明白了。 k.c不是真的要他把威尔逊和尤因换成伯德和托马斯。 他的意思是,除了伯德和托马斯,联盟中的其他球星在一起取得成功后,很难和睦相处。 就算是伯德和托马斯,都不是绝对的和睦。 “所以你对他们做了什么?为什么他们可以在一起共事十年,却从没闹出过大矛盾?” 闻言,k.c笑得可开心了。 对他来说,这件事太有趣了。一直以来,他都认为自己沾了路易的光。路易在1983年接手凯尔特人时,扬言要把这支球队变成它应有的样子。 路易说到做到,把凯尔特人变成一支完美的球队。 路易曾经认为,完美球队是职业篮球里的昙花,它只能在短期内一现,然后因现实枯萎。 历史上只有两支长长久久的完美球队。 那就是拉塞尔时代的凯尔特人和1984-1988的凯尔特人。 为什么都是凯尔特人,这是路易眼中的谜题。 就算是对他来说,要把所谓的凯尔特人的神秘感解释清楚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 或许这支球队的灵魂深处,真的存在一种让人共鸣的力量,它可以压制人心中自私自利的一面。 可是在k.c眼中,这支球队是路易一手创造出来的。 他接管之后,所做的事情,无非有三点。 扶正桑普森,放纵伯德,以最大的善意对待托马斯。 伯德的确是伟大的白人希望,但他不是j博士和悲剧师那种天生巨星,他不习惯处于镁光灯下。 等媒体们认识到这个事实之后,对于伯德,他们只有敬重,而不再奉若神明。 因为这个人肉眼可见地有瑕疵。 这就去掉了凯尔特人内部最大的一个隐患——媒体无休无止地对伯德吹吹捧捧从而无视其他球员,尤其是黑人球员的贡献。 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? 答案是桑普森。 拉里传奇清冷而不近人情,唯一先生却是个场上的无解球员和场下的道德楷模,面对媒体也不像伯德那样不自在,他还是个黑人球员,托马斯对此没有意见。 桑普森是联盟公认的内线霸主,由他来享有至高荣耀,那是理所当然的。 伯德失去了部分镁光灯,桑普森获得了无尽声誉,托马斯得到了什么? 答案是全队的尊重。 伯德是老大,桑普森是门面,而托马斯是领袖。 他才是那个不断以身作则,激励队友,关键时刻站出来终结比赛,在1988年几乎靠一条腿把尼克斯干掉的孤胆英雄。 k.c曾经探索过托马斯为此而战的动力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