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南阳到襄阳水路是淯水,贯穿了整个南阳平原,因河水碧绿,滩多白沙当地的人也叫这河为白河,白河水流较缓且滩多行不得大船,更有‘夏秋行,春冬停’的说法,但中小船只却络绎不绝,此时正值秋时,水量正盛,也可谓一日千里,两岸没有陡峭的山崖,更多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,此时的百姓正在田间收割收获的喜悦,偶有乡民唱起荆楚古调,别有一番滋味,让孔融不由心情舒畅,暂时忘记了乱世的纷扰。夜晚更是宁静,偶尔听到鱼跃水声,和几声秋蝉的鸣叫,长月当空虽不是满月,但映照着河水和白色河滩,显得月亮更明了,孔煜托腮看着月亮,又是想起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”的诗句,又思念起汉献帝刘协,想起自己的承诺和责任,久久不能入睡,实在熬不动了,却不知几时睡着的。 清晨,不知几时,孔煜刚醒,便听见船家与孔融在船头说话。 “客官,这已过了新野鸭河口,三条河水汇作一起,河道变宽,水量增加,这便更快了,顺利的话,想必明日就可到达襄阳城了!”看样子孔融在问路程,船家正在答话。 “父亲!”孔煜起身向船头的孔融打了声招呼! “嗯,你醒了煜儿,昨夜可曾睡好,夜晚听得你梦魇,大呼皇上名讳,可是梦到了他”孔融看向自己的孩子,一脸疼惜,小小年龄心中装了太多的事情。 “嗯,也不知他现在如何,一切都是命运,已经尽力了,没想到他还是当上了皇帝!”孔煜以前从不相信命运,现在却常把命运挂在嘴边,要改变注定好的事情就必须有能力,这是他深深的体会,说着低头不语沉默了。 孔融安慰着孔煜,爷俩坐在船头,孔融觉得对这个儿子过多的亏欠,这些年在朝中繁忙,反而很少与他这样的相谈,从小就觉得他淘气,多数时间都是责骂他,甚至经常动用家法,但是孔煜却总能给孔融待来特别的惊喜,此时路上却给了他俩这么一个机会。 突然,“嗖~啪”的一声打破了这宁静,一支羽箭射到了船头之上,远处一只快船正向商船急行而来,行到近处打开船帆,与商船并行,这快船也怪,一般船只帆布都用白布做帆,而这快船确是彩色。船家瞧见大叫:“不好,是锦帆贼!” 快船越靠越近,船头上一个16岁左右的少年人,只见他头插一根白鹤羽毛,手腕上系着一个串铃铛,举着弓箭大喊:“我们是锦帆军,快快停船缴过船费!” 船家只得回应:“军爷,稍候,我这就准备”。于是命令停船,拿出钱财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