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不是。”杨琨也觉得自己没说清楚。“是说有官员到我们这边的私房菜公款吃喝。” 封燊听了就没在意,笑着:“是搞错了吧!我们村哪有什么私房菜。” “八叔听说了也奇怪呢。不过那些人追着乡亲们问……” 封燊皱眉:“反正跟我们无关。” 他以为跟自己无关。事情却找了上门。 下午,他正在往之前大棚里的移栽香蓼,接到保安的电话。说是有记者来采访。 封燊想到早上杨琨说的事,心想,难道在村里追着乡亲们,问什么公款吃喝的事的,就是记者。 他一遍往外走,一边问:“确定是记者?” “他们有记者证。” “我就出来。” 记者,因为媒体越来越多,所以群体数量也越来越庞大。而有节操记者的比例,也越来越低。 看图杜撰,甚至脑补编造是他们主要工作方式。断章取义、指鹿为马是他们的常用技能。 当然,不能因此苛责他们。毕竟他们跟绝大部分打工者一样,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。职业道德再高,毕竟不能换钱。 他来到铁门外,果然见到一对男女。胸口都挂着记者证。 看了一眼,是他听都没听过的媒体。 “请问两位记者来我家,有何贵干?” “你家?这里不是封记私房菜么?” 封记私房菜? 封燊错愕……是啊,他二爷爷在的时候,这里是农庄,也是私房菜。 只不过营业执照是他二爷爷的。 他二爷爷过世后,那执照在法律上已经是无效的了。 更何况,他不仅没有做变更,也没有年审。 他又想起前两天杨琨提起那什么公跨吃喝的事…… 没想到最后还是冲着他来的。 他笑着说:“封记私房菜是我爷爷经营的,他去世后,这里就停业了。” 女记者笑着问:“可是我们在工商部门查过,风级私房菜的营业执照并没有注销。” “可是也没有年审不是么?而且名字是我爷爷的。根据法律,那是无效的营业执照。” 封燊笑着说:“两位来者是客,还是进来喝杯茶吧。如果有什么疑惑,我可以尽量给你们解惑。” 能进去看看,两个记者自然求之不得。 “这些温棚是种菜的?”这对记者组合,似乎是以女记者为主。 封燊笑了笑,没回答:“我们先进屋坐下喝杯茶吧。” 女记者看到大棚,还看到工厂:“我们可以拍照吗?” 封燊笑着说:“只要别拍我,或者不是挑角度拍。你们随便拍。” “封先生说笑了!” 封燊没说笑,但是他也是笑了笑。 将人带进屋里。女记者看到屋里的灯笼,就觉得这宅子多了几分古香古色。 “封先生家里正在装修吗?”这是听到钢架组装闹出来的动静了。而且院子里也堆放着三角钢。 “也不算装修。就是装一些架子。” 封燊也没特地带他们参观。将人带进三进客厅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