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2章 李长雅引祸水-《大隋主沉浮》
第(3/3)页
两人稍作延伸,便不复深入探讨。郝瑗言归正传,向杨集说道:“大王,依我所见,李长史根本不知道谁是杀死李世民的凶手、幕后推手是谁,甚至连一丝证据都没有;现在仅仅只是因为关陇贵族内部纷争,便将目标锁定了与李家有巨大矛盾的元氏。”
“然而元氏根深蒂固、势力遍布天下,便是连圣人都要顾虑几分,所以他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,不敢擅自调查元氏,但不查又是严重失职。迫于无奈,他只好让刘弘前来王府,企图让大王对付有宿怨的元氏,而他则在一侧等待时机。”
“这也是我直接轰走刘弘的根本原因了。李长雅手上没有真凭实据,此案最后肯定以不了了之的方式告终。”杨集看了郝瑗一眼,又抬头望着外面茫茫雨帘,缓缓的说道:“唐国公次子在京兆遇刺身亡消息一旦扩散开来,雍州州牧府压力倍增,搞不好连圣人也加以关注,在查无可查之下,雍州州牧府只好向京兆府施压,而京兆府又向鄠县县衙施压,最后倒霉的肯定是鄠县那些官员。”
郝瑗微笑点头道:“话是如此,不过大王如此干脆的拒绝李长史,恐怕他心生芥蒂。”
“先顾好他自己吧!”杨集摇了摇头,笑着说道:“他要是有多余的精力来算计我的话,也不会在怀疑元氏以后,便慌里慌张的派人来找我了。”
郝瑗想了想也对,思索了半晌,他双眼猛然迸射出一抹狠戾光芒,压低了声音道:“大王,像李长史这样怀疑元氏的人,想必非常多,远的不说,至少李家也有此心,如果我们此时向元家那个目标下手,或许正当其时啊!”
杨集闻言,只觉得心头一热,郝瑗这个法子的确是挑起两家纷争的良机,虽说李渊远不如元氏的对手,可是独孤氏、窦氏都与元氏不对付,两家现在好不容易找到李渊这个利益共同点,焉能坐视李渊被元氏弄死?
他目光幽深几分,但是苦思半晌,终究还是摇了摇头,低声向郝瑗说道:“承渊此法不可取,最少现在不行。”
郝瑗为之一愣,紧接着问道:“却是为何?”
“主要是承渊对李渊了解太少、太少。”杨集下了一下定义,然后解释道:“嫌疑人虽然有了指向元氏之势,但是别人也不傻,一旦我们朝着元家那个目标下手,各大门阀初期或许以为是李渊在疯狂报复,然而了解李渊处世之道的人,都知道他是一个以家族为重、善于隐忍的人,只要他们照着李渊性情、过往作为深入一想,便会猜到有人在背后挑起李元两家、关陇三派的纷争。而他们所怀疑的这个人,又会是谁呢?”
郝瑗本是智者,但他的确不太了解李渊性情、处世之风,此时一经杨集点拨,立刻省悟了过来,恍然道:“却是卑职急功近利了。而他们所怀疑对象,一定是圣人。”
“不错。”见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杨集说道:“一旦他们怀疑圣人在背后搞鬼,关陇三派为了应对这个令人恐怖的强敌,定然会摒弃前嫌、一致对外。所以我们要是在此时除掉第二个目标,那便帮倒忙。”
“不过你这法子倒是不错,但是现在的时机不对。”杨集停顿了一下,接着又说道:“等到此案有了一个结果、一个令李渊不满的结果以后,我们再除掉第二个目标。”
“喏!”郝瑗听到这里,已经明白自己应当如何安排了。
。: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