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9章 朝廷悬赏令-《大隋主沉浮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顿时了一下,杨昭看了杨集一眼,又说道:“除此以外,还有另外一项悬赏令:要是有人觉得《大业律》不够详实、或是觉得缺少什么,可以自己编写律法,上交朝廷。”

    “地方官递上来的某条律法,要是获得朝廷认可,此人则可获赏白银百两。他所编写的律法,只要内容好、直指问题核心之要,至于词语句子是否优美、是否通顺,自有朝廷来润色、完善;而那百两赏银,一毫不损的给予编写者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果真是真的?”杨集听得怦然心动,尤记得王孝通所编写的《缉古算术》,开篇傲然的来了一句“请访能算之人考论得失,如有排其一字,必谢以千金!”

    当他在中原打败天下无敌手、自以为天下无敌,便组团前来凉州大学挑战、挑衅,企图把凉州大学踩入地狱深渊,被杨集打击得体无完肤以后,便亮出了《缉古算术》二十题。然后在对赌过程中,他那“无解”的二十道三方一次方程式题目给杨集破了个干干净净……再然后,包括王孝通在内的东方大儒、随行学者输了赔了个清家荡产。

    而今,朝廷又来当散财童子了不成?

    “不假!”杨昭点头道。

    杨集想了一想,拿起了桌子上的《大业律》,又重新翻到扉页,之前看的时候,上面那些名字不觉得如何,如今听了悬赏令,这些名字却让杨集的脸都黑了,他向杨昭说道:“我认为一条都不可能出世、一字都改不了。”

    杨昭愣了一下,紧接着,他好奇问道:“王叔都没有看完,哪来这等说法?”

    “你自己看一看署名!”杨集把书籍推到杨昭面前,指着扉页上的名字,说道:“有了这些人的名字,谁他niang的敢改?谁他niang的敢添?”

    杨昭看了一眼,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,只见扉页上印着苏威、高颎、杨雄、裴矩、长孙炽、李子权、萧玚、张衡、杨达、牛弘、李圆通、宇文恺、段文振、杨文思、杨玄感等名,

    好家伙!

    议事堂八相、三省六部、九寺、御史台主官都他niang的是参与修律的人,这本法典有他们的心血,他们署名,无可厚非、理所当然。

    而这帮人地位高、格局大,不会把“蝼蚁”般的地方官放在心上,即便有地方官员改动、删减、增加了他们修订的《大业律》,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,事后非但不会给对方小鞋子穿,甚至有可能以提拔对方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肚量。但是正如杨集所说,地方官员面对这帮人共同署名的巨著,谁他niang的敢改一字?谁他niang的敢删减或添加?谁他niang的敢领那个赏金?

    说不定还会因此滋生出一大批溜须拍马、阿谀奉承之徒,纷纷将这部巨著捧为十全十美、无从挑剔的神作。

    也许有些地方官无私无畏,但是他们的改动、删减、增加未必合理。这样一来,大隋君臣凝众人之智为朝廷所用的初衷,自也没有丝毫效果了。

    “都已经下发各地了,现在怎么办?”杨昭苦笑道。

    “还能怎么办?”杨集看了杨昭一眼,说道:“只能效仿商鞅,来他个立木为信了!”

    “唯有如此了!”杨昭点了点头,他转了一个话题,向杨集问道:“阿耶让王叔、义臣兄长率军伴驾北巡,现在离动身的时间,已经很近了,但不知王叔何时东进?”

    杨集想了想,说道:“那就后天吧!”

    虽然州牧府“给杨集”和军队放了三天假,但是和杨广的决定发生冲突之时,州牧府的一切决定都是一纸空文、都是放屁。

    未免错过集结的时间,杨集也只好尽快动身了。

    。: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