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章  登高春望-《大梁豪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沈文君也懒得嘲讽他们,只偏头从一旁的琴若说道:“他啊,一定没勾过他妻子的屁股。”
    琴若捂嘴偷笑,“就是,就是……”
    “半柱香燃尽,时间已到,这第二场比试……呃,潇湘书院获胜。”柳伯庸指着已燃烧殆尽的香炉大声宣布。
    “且慢!”曹国金呵止,“判断获胜的前提,是此题能够解出,若他故意出无解之题,我们输得也不服气!”
    “好,那便让你们输得心服口服!”
    琴若走到旗杆前,拾起断了的那半截,搭在端口处,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,她道:“已知竖杆高度为一丈三,再目测竖杆的影子为一丈八,以勾三股四玄五换算下来,断杆长度莫约为二丈二,将断杆加上竖杆,那么原来这旗杆高度为三丈一,可能会多个小半尺,若不信的话,柳大人可亲自去测量。”
    柳伯庸便拿着尺子,当着众人的面一尺一尺比对验证,测量到最后旗杆长度果然为三丈一又半尺。
    灵隐书院众儒再次哑口无言。
    “哼,你们莫要得意,骑射,算数,在我们书院看来,不过陶冶情操的附课,书院真正教授的东西乃是文学,第三场诗词比试,由老夫亲自来与你们较量,比叫你们心服口服!”
    众人再次返回临江阁落座。
    “柳生,快快出题吧,老夫此刻正诗兴大发着呢!”曾厚出言催促。
    柳伯庸指着阁前碑文笑道:“先前一篇《临江阁序》那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之名句,使得杭州临江阁名扬天下,今日诸位儒士才子再次齐聚,何不再以登高为题,写一首名诗垂于堂上,好叫临江阁之名再上一层楼呢?”
    “好!”曾厚走出席位,“好在《临江阁序》是散文,否则老夫还真不敢在此名篇前弄墨,那么老夫便作诗一首,赠予此阁!”
    此话一出,众儒正襟危坐,洗耳恭听。
    见曾厚来到围栏片,目眺沧海片刻,开口吟诵:
    “沧海楼明照碧霞,钱江塘白落晴沙。涛声徐徐泊客船,柳色青青眷红花。搔首结发问苍天,提壶沽酒遇客家。贯日长虹千里路,青云垂下半壶纱。”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