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0章 工程师-《我在印度当老爷》
第(2/3)页
贫困的学生与不靠谱的教师相结合,意味着即便阿卡什的事业蒸蒸日上,从他学校毕业的学生也很少能找到工作。
他本人的技术水平当然没得说,但他一人又能教多少学生呢。
经过一番调查后,阿卡什方才顿然领悟。学生们在面试时不能正常发挥水平的主要原因是不会说英语,而不是计算机技术不够好。
这个问题就好比学生们没学会,如何在小便之后拉上裤子的拉链。
没得说,阿卡什是个行动派,他立刻就用两千卢比的薪资雇佣了一个英语老师。
结果对方没干多久就跑了,还提了一大堆的意见。
比如说好的半天兼职工作,渐渐演变成了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坐着等他,或者偶尔给公司写写广告文案。
另外还要忍受公司里奇怪的规矩,反对声最大的是:阿卡什要在员工办公室跟女教师共进午餐,而男员工就要像解散的士兵一样在街头徘徊。
非常印度,哪怕他是个海龟,首先考虑的也是男女之间的事。
聘请的老师已经开始上课,他有着圆乎乎的脑袋,平时笑容可掬。不过一旦进入教室,他就会换上严肃的面孔。
他在黑板上写道: 8bits(位元)=1b(字节),1024b=Ikb;
学生们认真地写下了这个公式,然而当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计算机时,很多人立即起哄。
他们建议去老师去看看真正的计算机,也许那样会画的更像。
什么嘛,那完全就是电视机,甚至他还把“苏尔”的logo写上去了。
学生们怀疑老师根本没碰过电脑,所有的计算机知识都是从书上死记硬背下来的。
“不认真学,如果你按错了键怎么办?”老师避重就轻,反问道。
这样的回答,让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好奇心锐减,连带着听课的兴趣都慢慢流失。
正在窗外看着的阿卡什,不禁叹了口气。孟买到底还是差了硅谷太多,大部人连电脑都没见过,老师也一样。
好在工程师的时代快来了,西方对千年虫的出现感到日渐恐慌,人们认为千年虫会在千禧年到来之时引发巨大灾难。
这种恐慌为拥有计算机技术的人们,提供了工作机会。
从前两年开始,美国向印度工程师发放了数以万计的H1B签证。
在美国于印度设立的办事处,人们通常要工作到深夜,目的是与美国的工作时间保持一致。
还有半年多时间就是千禧年、新世纪,那种紧张似乎越发的迫切了。
且不说千年虫到底会不会产生危害,它为世界带来了“网络公司”潮是事实。
这种潮流依然需要计算机技术人员,他的学生们多多少少会享受到一些红利。
此时人们已经迎来了“班加罗尔化”的后端办公室工作,换言之,就是美国把任务外包给印度。
运气好的话,这些学生会们会摇身一变,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印度工程师。
这是一种自由职业,一种无论是在印度后端办公室,还是在西方实体店都随处可见的职业。
在西方尽管人们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被外包出去,偶尔会爆发动乱,但印度工程师依然被视为典型的少数群体。
他们被划分到郊区犹太人的地盘,如新泽西的爱迪生市,并且在大部分社会生活中也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。
白人很少会找他们的麻烦,因为后者没有威胁,工作效率也相对较高。
第(2/3)页